太湖石与灵璧石的区别?灵璧石无疑是一个独特的石种,但与它类似的石种却不少,如太湖石、巢湖石、青州石、栖霞石、房山石、淄博文石、嵘山绿石、英石、昆石等。因为类似的石种之间有着较多或较明显的共性特征、它们的个性特征就不那么明显了。因此,很多人把灵璧石的形态特征同太湖石等同起来,都归结为“瘦、皱、漏、透”。这说明我们对灵璧石认识还比较肤浅还没有概括出它独有的形态特征,灵璧石的形象在我们的观念中还是模糊不清的大家知道与灵璧石类似的石种都是以外部形态为主要观赏内容的,如果对灵璧石的外部形态没有一个科学的概括和恰当的表述,我们的灵璧石理论就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甚至连欣赏都会发生问题
(一)从形态比较研究中认识灵璧石同类似石种的形态差异
灵璧石的观赏要素与其他种类奇石基本相同,都是形、质、色、纹、象、意,不同的是还有一个声,这一点是有较大共识的。然而各种类奇石在各个观赏要素方面的表现却不尽相同,有的差异很大人们对各个种类奇石的欣赏都是有所侧重的,都是欣赏它最美、最独特、最富表现力的方面。问题是人们欣赏那些类似的石种时侧重相同,比如说灵璧假山石、太湖石,都以欣赏外部形态为主。如果我们不做仔细地观察,不进行认真的比较和研究就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各自不同的美。这就是灵璧石、太湖石以及其他许多以外部形态为主要观赏内容的石种,都讲自己“瘦、皱、漏、透”的原因。实际上即使是类似的石种,我们所侧重观赏它们的同一个方面,其具休观赏内容和审美特征都是有差异的.有的差异还很大。正是这些差异成为区别类似的不同种类奇石的科学依据。
(二)灵璧石与太湖石的形态比较
任何种类奇石的形态都是由质、形、色、纹、象几个观赏要索构成的,但主要是形。作为观赏要素的形,包括形状、外形、轮廓、态势、形象、构造等方面的含义。明确了形和形态的概念之后,再进行类似种类奇石的形态比较研究就较为容易了。以灵璧石和太湖石为例:论质,灵璧石坚硬,细密,浸润,石肤厚而亮、有沧桑感〔 它所独有的声与质直接相关);太湖石硬度较低,细密无浸润感,石肤薄而滑、有柔嫩感。论色,灵璧石以黑色为主其他色彩较多太湖石以灰色为主,其他色彩较少。论纹灵璧石有数十种之多(孙淮滨先生说有21种,徐文正先生说有50多种),并多纤细,密布全身;太湖石纹类较少,分布不均、以皱褶为典型。论象,灵璧石具有某种物象、形象的石头较多(包括类雕塑石和类画石);太湖石较少。再者重论形。灵璧石和太湖石都属于外部形状不规则、无定型的怪石一类,千形万态,变化无穷似物非物,似像非像,妙趣横生极有特色,这是它们受到占人青睐,得以较早开发,共同成为中国名石最重要的原因。但是由于它们的形成条件不同,相似而不相同,相近却又相远。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大特征中最主要的特征是瘦,这瘦是因为它形多立式,体多修长、表面多平、凹和皱褶,上面的裂、缺、沟、槽和漏、透的孔穴将一个整体分割为许多细小、扭曲的部分.边沿的裂、缺和孔穴的穿透使它的形体在各种背景映衬下显得空灵和瘦削。打个比方,太湖石就像一位苗条清秀的姑娘。灵璧石呢,孔穴较少,有的完全没有孔穴,说它漏、透缺少普遍性和准确性。灵璧石多变的形体是由上面的孔穴和边沿的裂缺,以及不同走向和走势的沟槽共同形成的,沟槽起着更大更特殊的作用。但是,它的表面多为凸起的弧形,给人饱满、结实的感觉(任树文先生说的“圆”不知是否指此)。因此,也不能说灵璧石瘦。我倒觉得灵璧石就像一位成熟、矫健的男子汉。